《姜维传》玩游戏学历史——后诸葛时代的三国面貌
姜维这个人在《三国演义》里存在感实在不高,大多数人只记得他是诸葛亮的接班人,带着蜀汉军队打了九次北伐,最后还投降了魏国。
可要是真这么简单,《姜维传》这款游戏也不会让那么多三国迷直呼"真香"了。玩过的人都知道,这游戏简直是把《三国演义》没讲清楚的后半截故事,掰开了揉碎了喂到玩家嘴里。
诸葛亮死后那段时间,蜀汉朝廷乱得跟菜市场似的。蒋琬和费祎这两个接班的,天天忙着在朝堂上打圆场,一边要防着姜维出去打仗,一边还得哄着刘禅别添乱。姜维就更难了,手里要兵没兵要粮没粮,想北伐就跟拿着信用卡刷梦想似的,每次都得精打细算。费祎还老给他使绊子,动不动就来句"给你一万人马够不够啊",搁谁身上都得急眼。
游戏里那些人物才叫一个绝。句扶在历史上就是个守城的狠角色,到了游戏里直接变成人形城墙,往那一站敌人就别想过去。柳隐这号人物演义里压根没提,实际上是个神射手,百步穿杨都不带眨眼的。赵统赵广这哥俩更冤,明明是赵云亲儿子,硬是被说成"蜀中无大将"的代表,实际上一个守边疆一个战死沙场,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。
女角色也设计得贼有意思。诸葛果不是那种只会哭哭啼啼的大小姐,人家正经会道术,动不动就来句"爹爹的遗志我来守护",听得人热血沸腾。张星彩更逗,战场上张嘴就是"燕人张飞在此的孙女",这暴脾气跟她爷爷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
游戏里的装备系统复杂得要命,七十二件宝物能搭配出花来。青釭剑配龙鳞铠能暴击翻倍,方天画戟搭兽面吞头连环铠可以反击两次,不研究个把月根本搞不明白。骑兵分了七种,什么凤凰骑虎贲骑突骑兵,选起来比高考填志愿还纠结。原版曹操传才五十件装备,这一下子多了二十二件,简直是从路边摊升级到了五星级大酒店。
最让人上头的是剧情设计。姜维在剑阁死守那段,游戏里给他安排了一句台词:"丞相,这次我可能真的撑不住了。"玩到这儿鼻子一酸,突然就明白了蜀汉这帮人的浪漫。他们不知道会输吗?知道。那为什么还要打?因为有些事,不是算明白了才去做。这种细节游戏里到处都是,把历史书上冷冰冰的人名全给演活了。
玩着玩着就会发现,《三国演义》对蜀汉后期实在太敷衍。姜维北伐根本不是演义里写的那样无脑送人头,每次出兵都是精打细算。朝中那帮文官天天扯后腿,刘禅又是个不管事的,换谁都得头大。游戏里把这些破事全给还原了,让玩家亲身体验一把当姜维有多难。
那些被演义一笔带过的小人物,在游戏里个个都有血有肉。廖化根本不是笑话里的"蜀中无大将",人家从黄巾起义活到蜀汉灭亡,堪称三国活化石。马岱也不光是杀魏延的工具人,实际上后期帮姜维稳住了不少局面。游戏把这些人的故事全挖出来,看得人直拍大腿:早该有人这么做了!
战斗系统更是下了功夫。每个武将都有专属特技,像句扶的"铁壁"能让防御力翻倍,柳隐的"神射"可以无视地形障碍。兵种之间还有克制关系,重骑兵怕长枪兵,长枪兵又被弓箭手克制,玩起来跟下棋似的要走一步看三步。更绝的是人物培养系统,不用再像老游戏那样狂吃果子,改成积攒功勋升级,省去了不少刷刷刷的功夫。
玩到最后通关时,看着姜维在成都城破时的结局,突然就理解了他为什么宁死不降。这哥们从诸葛亮手里接过担子,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硬是扛了三十年。游戏里那句"我辜负了丞相的期望",配上悲壮的音乐,直接让人破防。这哪是玩游戏,分明是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。
那些说蜀汉后期没意思的人,八成是没玩过《姜维传》。这游戏把历史书上枯燥的文字,变成了活灵活现的故事。玩完之后再去看《三国志》,突然就能把那些人名和事件对上了。原来费祎不是只会反对北伐的保守派,蒋琬也不是毫无作为的老好人,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蜀汉的命脉。
游戏里还埋了不少彩蛋。比如五胡乱华的剧情线,提前暗示了三国之后的乱世。曹魏那边的夏侯霸投降蜀汉后,居然跟姜维成了好朋友。这些细节要不是游戏展现出来,光看史书根本注意不到。开发者绝对是下了苦功夫研究史料,才能把这段历史还原得这么到位。
现在想想,姜维这辈子过得真不容易。前面有诸葛亮这座大山比着,后面有刘禅这个老板拖着,中间还夹着一群指手画脚的文官。换成别人早撂挑子不干了,他倒好,硬是咬着牙扛到最后。游戏里把他的纠结、犹豫、决绝全做出来了,玩着玩着就跟着他一起愁一起笑。这大概就是好游戏的魅力,能让玩家跟角色共情。
那些觉得战棋游戏过时的人,真该试试《姜维传》。别看是像素风画面,玩进去比现在那些光有画面的快餐游戏强多了。每个关卡都要动脑子,每段剧情都值得细品。更难得的是,它把一段被大多数人忽略的历史,讲得比演义还精彩。玩完之后再提起姜维,脑海里浮现的再也不是那个演义里的败军之将,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悲情英雄。
此文章主要是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没有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假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一定联系我们
